走进喜德

  县所辖行政区域内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间居住民族名称频繁更易,且迁出迁入历代皆有。1953年建县后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有75495人。1957年后人口开始增长,但在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出现人口“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现象,3年间共出生2437人,死亡8945人,其中1960年人口出生率8.59‰,死亡率44.2‰,自然增长率负35.7‰。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复苏,人口出生代偿性增加。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有70367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11041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22046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37676人。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由1986年的115474人增加至163689人,其中农业人口149327人,占总人口的91.2﹪。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74.2人,其中光明镇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170.93人;热柯依达乡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38.67人。

  1971年,县上开始做计划生育宣传,提倡晚婚晚育、避孕节育、计划生育、少生优生,但未开展具体工作。1976年,县委、县革委会提出在全县汉族人口中开展计划生育,贯彻“晚、稀、少、好”的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州、县响应国家提出的“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次年建立县计划生育机构,并相构建立区、乡镇、村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在城乡开展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控制。继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深入,并与扶贫开发攻坚工程相结合,相继采取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约束机制、对行政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鼓励优生优育、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人们传统的婚育观念得到转变,大龄男女逐渐增多,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已成为社会风尚,计划生育率逐年提高。1986年,全县计划生育率78.35﹪,多孩率18.26﹪,综合节育率71.35﹪,人口自然增长率13.05‰;2006年,全县计划生育率95.24﹪,多孩率2.9﹪,综合节育率86.07﹪,人口自然增长率9.75‰。

   ?

   ?

   ?

  

   ?

   ?

  

版权所有:喜德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134320001
承办:喜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维护:喜德县政务网管中心
蜀ICP备08104442号-2

川公网安备 51343202000102号

网站地图 郑重申明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